各二级单位,机关及直属各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发布2024年度产教科融合课题申报通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分类
本年度立项课题设“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专项课题”三个类别。请参照《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24年度产教科融合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见附件1)的指导性题目,并结合具体行业、区域、院校和专业的具体特点选择研究领域。
1.重点课题:指聚焦于产教科融合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挑战,鼓励和支持运用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型、研发型的研究,旨在推动产教科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2.一般课题:指研究范围较广,着眼于行业、区域或院校,可以涉及产教科融合的多个方面,包括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旨在促进产教科融合的全面实施和优化。
3.专项课题:指针对产教科融合中的具体问题或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解决特定领域或问题中的实际困难,推动产教科融合在该领域或问题中的应用和发展。
此外,也可以在课题指南外自选课题,经产教科融合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列入“专项课题”。自选课题按季度补充公布。
二、课题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重点课题负责人需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担任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一般课题负责人需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或一定的研究能力;专项课题负责人需针对研究领域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
2.每个课题申报者只能申报一个课题,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二个以上(不含二个)课题,每个课题由一名主持人负责;课题组成员的填报须征得本人同意,鼓励跨单位组建课题组。单位申报课题数限额3个。
3.已经获得省级及以上正式立项者,不得以同一内容和题目参与此次申报。
4.鼓励和支持校校、校企联合申报课题。联合申报的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为负责单位。原则上每单位限报3项负责课题,作为联合申报单位不受数量限制。
5.课题负责单位应对课题负责人的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研究条件等进行全面审核,确保所申报课题无知识产权争议,能够按要求完成。对于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三年内取消个人申报资格;如在获准立项后发现有弄虚作假者,将一律撤销并通报公示。
6.课题研究注重实践应用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应包括结题报告和可在本协会分支机构及以上规模推介的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标准、教学资源、设备等)。
(二)申报流程
1.课题申报者根据《课题指南》进行选题论证,并填写《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24年度产教科融合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及《课题设计论证》匿名活页(见附件2)。
三、课题管理
(一)研究期限及经费
本年度立项课题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研发型课题可适当延长;研究成果必须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有所创新的原则。应用性研究课题要重视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并及时提供调研报告或实验报告。其中,重点课题须承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不少于2篇学术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课题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科自筹,学科负责人签字确认。重点课题不低于3万元/项,一般课题不低于1万元/项。专项课题由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学科根据课题难度和工作量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二)成果认定
1.凡经评审合格并按时结项的课题,其负责单位及参与成员将获得优先参与协会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机会。
2.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为优秀的,将择优推荐参与相关科学技术奖项的评选。
本年度立项课题的最终成果(研究报告或者论文论著)将参加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评选,经评选后分别颁发一、二、三等奖优秀成果奖证书。
四、课题申报程序及时间
请各二级单位于2024年3月25日11:00前在科研系统中提交本部门申报书(所在单位意见处由学科负责人签字确认资助项目金额)、活页及排序汇总表,科研处将根据申报情况进校校内遴选,择优上报。
五、课题立项申报咨询方式
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秘书处:刘亚琴(13601325688)
2.产教科融合工作委员会:李海霞(18600217826)
科研处
2024年3月6日
附件:1.课题指南
2. 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
3. 课题立项申报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