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单位,机关及直属各部门:
上海市科委发布《2023年度“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指南》,具体通知如下:
一、 征集范围
专题一、重大需求创新类
方向1. 东方枢纽设计建造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研究内容:针对东方枢纽设计数字化要求,研究超大复杂枢纽智慧交通、空铁一体化旅客行李数智输运设计技术,研发枢纽市政设施设计管控一体化、大跨径盖梁预制拼装轻量化设计技术;针对东方枢纽高效低碳建造要求,研制基于多路径资源化利用的低碳混凝土材料、可逆式轻量化快速拼装模架装备,研究建造过程精准控制技术,研发数字化建造、低碳高效建造技术;针对东方枢纽韧性可恢复要求,研究综合灾源风险协同研判、多空间多路径疏散技术,研制极端条件下海绵韧性装备,研发基于多尺度耦合的枢纽一体化韧性恢复技术。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2. 城市快速路高效低影响建造和智慧运维技术研究及示范(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研究内容:针对城市快速路网全生命周期高效、低影响和智慧发展要求,开展建造新装备新工艺研究,研制超深隧道随钻取样及原位测试一体化装备、隧道进出匝道暗挖装备、主动控制机械化沉井装备、隧道推拼同步盾构、隧道新型通风系统、部品构件模块化智能化制造装备,研究基于渣土的再生路基填料制造技术;开展低影响运维技术研究,研发城市快速路网智慧维护策略,研制高架段、隧道段快速改造装备,研究运维过程中交通脆弱节点识别和交通流再平衡技术,研发快速路智能检测监管、在役快速路网交通容量拓升等技术。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方向3. 大型邮轮绿色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研究内容: 针对自主研制大型邮轮设计能力尚未形成的现状,研发大型邮轮安全设计技术及技术规范;针对建造高效化、轻量化、智慧化的需要,研发大型邮轮总装建造物料输送数字化关键技术,机电作动器等机电设备模块化、一体化建造关键技术,复杂曲面钢结构的邮轮薄板低能激光强化工艺与锻造关键技术,远海航行定位、导航、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针对配套产业链高度依赖国外和配套材料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研发舱室、通道等系统建造所需的绝缘防火材料、零防污剂绿色防污涂料等关键技术与产品。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5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
方向4. 超大城市饮用水韧性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
研究内容:解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咸潮入侵对长江口水源水库量质影响及机制,研发水源水库同步避咸抑藻技术,突破超大城市供水系统安全韧性提升关键技术;开发饮用水源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溯源及赋存状况识别、基于新污染物特性的净水厂工艺优化调控关键技术,研发难去除新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光催化等深度净化技术;研究长江口水源地水环境中典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生态风险,阐明饮用水中新污染物暴露对敏感人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2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专题二:创新引领类
方向1. 磁浮及智能交通技术
研究目标:加快本市先进交通载运装备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进步,实现高速磁浮技术的自主创新,构建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体系,形成国内领先的公共交通两网协同运行系统。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2. 污染物高值利用及原位阻控技术
研究目标:构建基于高值化资源化与原位阻控的污染物治理技术体系,形成环境污染高效治理范式。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3. 深海探测与监测技术
研究目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多波束海洋特定目标探测与监测系统,构建全天候海洋地震波信息探测示范性监测网络,实现上海东部周边海域2级以上地震的实时监测与提前预警。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专题三、支撑保障类
研究目标:围绕美丽上海建设目标,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园城市构建、森林资源智能化监测,将生态理念引入国家植物园创建与超大城市建设,开展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4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方向2. 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支撑技术(由市科委会同市体育局共同发布、共同支持,鼓励采取产学研协同创新方式开展)
研究目标:支撑上海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建立满足高强度训练等特定需求的能量补充方案,形成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个性化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构建市民体质健康智能监测平台。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二、申报方式
1.项目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申报账号登录系统(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注册页面进行单位注册,然后再进行申报账号注册),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后,按提示完成“上海科技”用户账号绑定,再进行项目申报(我校学校代码为42502641-7);
【继续填写】登录已注册申报账号、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12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3年10月31日16:30,请申报老师按照指南要求,于10月28日前完成网上申报并提交。
科研处
2023年9月28日
附件: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pdf